南方加盟网 / 加盟资讯 / 速看!2019年高考语文真有那么难吗

速看!2019年高考语文真有那么难吗

更新时间:3个月前 2024-12-10 10:00:00

为您带来速看!2019年高考语文真有那么难吗相关内容。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科共有8套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3套,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分省自主命制5套,所有试题均保持较高质量及合理难度。

斯文君就以全国语文高考试卷Ⅰ为依托,结合全国三套试卷内容,试对《古代诗文阅读》和《语言文字运用》两道大题做些简要分析。

一 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部分基本上涉及4个固定内容:句读(断句),词语理解,文句内容概括或分析,文言文翻译。

做这类题总体难度不大。

第10题、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此题考核难度B级(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做好此类题目,关键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进行断句,另外也可以借助年号、官职名、标志词、虚词、文言句式、句意等断句。

做此题时可以运用排除法及对比法,综合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第11题、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此题考核难度B级。

本题考查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更多地考查学生的语文功底和素养。

首先,这要求我们在平时学习的时候要放开眼界,多去关注一些传统文化知识,平时的学习中可以注重分门别类地积累古代文化常识,集中复习巩固。

其次,从具体题目来看,这一类型的题往往不会有大的错误,都是在某一个细节或者某一个用词上出现瑕疵和陷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分析琢磨。

图2第12题、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此题考核难度C级。

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这一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就是运用文章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以及年份等不变的名词去快速定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对原文,进行翻译,找出错误。

第13题、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题考核难度B级。

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综合看,这部分的题是不难的,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中只要对文言文多读就可以解决基本的语感问题和常见词语含义的积累问题。

对于理解文意和翻译类的习题,建议学生掌握常见120个文言实词和18个文言虚词意思和常见用法。

我们的高考文言文材料多是史传类和杂记类。

多以叙事和人物为主。

今年的全国语文卷3篇文言文阅读分材料均出自《史记》,分别写的是贾谊、商鞅和吴起,属于史传类。

阅读此类文章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一史传类文章的布局结构史传类文章的布局结构一般比较简单:篇介绍传主的姓名字号、祖籍族望、家境师学、父兄仕途、布衣声望等基本信息,是有关于传主的特殊才能的记述。

正文主要记载传主的生平事迹,大多由具有典型性的生活片段组成。

这些材料多以时间为线贯穿始终,以品行为核心决定取舍,以任职与官衔为行文标志。

结尾交代传主官位所至、朝野名望、人生结局、卒年赐谥等。

二阅读史传类文言文的基本步骤

1、知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写之人。

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对这些都要一一搞清楚。

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

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

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

弄清这些问题,就是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辨理所谓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做了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其实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作者通过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的看法;更多的是在叙事之中透露的,这就需要“辨理”。

对于史传类文言文,斯文君太熟悉了。

因为在我们的新斯文的教材里从第四册至第七册,半数都是史传类的文章。

《古代诗文阅读》之《古代诗歌阅读》部分基本上涉及3个固定内容:诗歌赏析,默写。

第14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此题考核难度C级。

做此类的题基本是文本对照式的阅读、对比和鉴别即可。

此类型题在我们新斯文的练习中比比皆是。

第15题、诗的尾联有什么含义。

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怎样的评价。

此题考核难度是D级。

律诗4联分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尾联就是第四联。

律诗又讲究起承转合。

尾联的作用是“合”,点出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感情从哪里来,往往寄托于前面三联的“景”中。

“什么含义”要对诗句进行翻译——直译就好;“诗人对这幅画的评价”不能简单的回答是“喜欢或者不喜欢”之类的,要注意一定的答题技巧。

《古代诗文阅读》之《名篇名句默写》第16题。

此部分对学生的考核还是一贯地涉及名人名篇名句的正确识记能力,即A级。

都跳不过春秋战国时期、三国时期、唐宋时期的名篇。

二、语言文字运用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对于此部分的考核是要求学生正确、熟练、有效地使用语言文字。

涉及如下方面:

1、识记(A级)(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2.表达应用(E级)(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辨析并修改病句(3)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高考语文全国卷Ⅰ的第17、18、19、20、21五道题分别考察的是:语言表达简明得体连贯、语言表达逻辑清晰、修改病句、语意连贯准确、提炼核心文意(压缩语段)。

本部分5道题,其中第17、18、20考察的点都涉及语言表达的连贯性。

可见语言文字的运用考核除了“准确”外(第19题),就是“连贯”了。

平时训练时,只要大声地读书,多读几遍就能知道文句是否连贯了。

第21题出得蛮有意思——提取文段的主要信息。

这类的题目对于新斯文的学生来说简直是送分题。

别看这么长的实用类文本文字,只要用我们的“钻木取火”法和“敲骨吸髓”法就可轻松提出准确信息:英国杜伦大学考古系和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新斯文是一家面向4-15岁少儿“国学语文”的教育倡导品牌。

开创至今近十年的品牌发展,自主研发专属新斯文“国学语文”的教材和课程。

新斯文以阅读为手段,以国学和语文材料为内容载体,把国学和语文深度融合,提升孩子的国学、语文能力与素养,并为各科目的理解夯实基础,打造孩子终身受益的思维及能力。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网络或来自于网友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对此类文章已标明原文出处,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