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财青年创业传奇
更新时间:3个月前 2024-12-10 10:00:00为您带来刘喜财青年创业传奇相关内容。
32岁,5年的时间里,创办了一家养牛场、一家火锅店、一家烧烤店外加两家牛肉店,年挣30多万元,农民的儿子,这些字眼书写了一个农村创业青年刘喜财的“传奇”故事。
刘喜财话语不多,略显青涩。
“我从一个养牛户到自己开店当老板,经历了5年多的时间。
5年里,风风雨雨,磕磕绊绊,能坚持下来并拥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完全靠‘坚持、诚信’四个字。
”刘喜财感慨万分地说。
创业艰难不轻言放弃刘喜财出生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镇,是土生土长的林甸人,老家在花园镇永久村。
如今,提起刘喜财,村里的老人们都会说:“这娃儿能吃苦、讲诚信,一准儿能成事儿。
”说起创业的经历,刘喜财说他不想回味,因为太苦。
在“不情愿”中,刘喜财讲述了他的创业之路。
时间回到2009年,这一年,原本在城市里打工的刘喜财辗转反思后下了一个决定:回家创业。
由于家在农村,回家后的刘喜财搞起了养殖。
“花园镇是全市有名的养牛大镇,当时别人都以为我要养牛,但我却选择了养猪。
”刘喜财说,一个原因是减小竞争,另一个是看好养猪前景。
说干就干,连借带凑弄齐钱后,200头小猪、10头母猪被拉回家中。
为了喂好猪,刘喜财学习了养猪和防疫技术。
为了能照顾好这些猪,还将家搬到了猪圈里。
“那会儿整天和猪呆一起,全身都是猪粪味,走路时别人都绕着我走。
冬天猪圈四处透风,早上起来我和媳妇的头发上都是霜。
”回想当时的情景,刘喜财唏嘘不已。
辛苦确实没有白吃,在小两口的精心照料下,200头小猪长得格外结实。
可正当刘喜财夫妇欢喜时,一场流行病让他赔了个底儿朝天。
“那会每天都死猪,他一边拉死猪一边哭,最后我俩抱在一起哭。
”说起当时的情景,妻子黄玲玲的眼睛也湿润了。
“当时我就对媳妇说了,这点儿事不算啥,天塌不下来。
事还要做,不管多难都要继续干!”刘喜财说。
大志向从“小牛倌”做起抹干眼泪后,刘喜财又将养殖目光投向了肉牛养殖。
可是钱从何来。
也许是上天眷顾,刘喜财家的小猪虽然死一半,但存活下来的却给他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当时这些没死的猪怎么喂也不怎么长,一年后才出栏,这个时间正赶上猪肉涨价,我把家里所有的猪都卖了,挣了一些钱。
”刘喜财说。
将猪“清仓”后,刘喜财将精力都放在了肉牛身上。
可这一次他又吃了亏。
“以前也没养过牛,虽然看好肉牛的前景,但对这行却一窍不通。
”刘喜财说。
初期,因为不知道去哪里买肉牛,刘喜财就跑到公路上拦拉牛的车。
最后终于拦下了,人家将26头牛都卖给了刘喜财。
“那会高兴啊,没费力气买了这么多牛,后来有明白人告诉我,我吃亏了,这些牛的大小参差不齐……”刘喜财回忆说。
没办法,牛都拉回来了只得养。
别人的牛养7个月就能卖,刘喜财的牛却因为个小不能卖,而饲料钱也比人家多花一倍多。
正当刘喜财为此犯愁时,幸运之神又一次眷顾了他。
“别人的牛到月份就卖了,我的一年后才卖,但那时牛肉却涨价了,我挣了5万元。
”刘喜财说,这一次他把之前欠的钱一下子全还清了。
有了这两次“经历”,刘喜财认识到,创业不能只凭运气,要把各个因素想好想全,只有这样才能做成一番事业。
初有为事业定创成就几经周折后,刘喜财的养牛事业日渐兴旺。
但此时,8岁的女儿也到了入学的年纪。
为了照顾孩子方便,两口子商量后决定在县城开一家牛肉店。
2012年,刘家牛肉店正式挂牌。
为了保证牛肉的质量,他采取的法子是现杀现卖。
可是初到县城的他们却遭遇了卖肉难的危机。
的确,残酷的市场竞争让创业中的刘喜财举步维艰。
这时,有人给刘喜财出招,你家的肉这么好,就自己干个烧烤店自产自销呗。
两口子一商量,是个好办法。
于是他们在肉店旁边开起了烧烤店。
由于是自家的买卖,小两口在原料上从不掺假,肉味飘香。
马上,烧烤店的买卖就火了起来。
烧烤店火了,也把肉店带了起来。
每天在刘家肉店买牛肉的客人络绎不绝。
为了方便百姓买肉,他又在城东开了一家牛肉店。
这两年,两个肉店和烧烤店的生意非常稳定,网上创业,刘喜财又抽身在城中心开起了全县首家肥牛火锅。
许多人都慕名前去品尝,因为他们认为刘家做生意讲诚信,值得信赖。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刘喜财已拥有一家养牛场、一家火锅店、一家烧烤店外加两家牛肉店,一年挣30多万元轻轻松松。
这个农民的儿子说,目前的状态他非常满意,但“小作坊”并不是他的终极理想。
本文不作为加盟推荐,创业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站部分内容收集于网络或来自于网友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本站对此类文章已标明原文出处,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文来源:网络